纪律故事
“英雄血染湘江渡,江底尽埋英烈骨,三年不饮湘江水,十年不食湘江鱼。”
湘江战役,是红军长征路上伤亡最大的一场战役,是红军突破封锁线、粉碎国民党围歼企图的一次重大胜利,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政治信仰、军事战略和思想意志、生命能量极限的一次重大考验。
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里,有一面大型的玻璃展柜,里面展出的就是在湘江战役中红军所使用过的武器。在展柜的最中央有一门迫击炮,是从当年红军抢渡湘江的凤凰嘴渡口发掘到的,与周围的冷兵器形成鲜明的对比。当年,中央红军出发时只携带了枪支3万多支,平均两个人还分不到一支枪,而作为重武器的迫击炮更是少之又少,只有38门,而这就是其中的一门。
从这些武器上面的斑斑锈迹,我们还能依稀感受到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使命,它们不仅是这场战役的见证物,更是亲历者。当年,面对敌人优势兵力和先进武器的围追堵截,红军将士们就是凭着这些并不先进的武器装备,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,以钢铁般的纪律和血肉之躯,保全了党中央和红军主力。
1934年10月,中央苏区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败之后,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8.6万余人被迫实行战略转移,撤离中央苏区,在连续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后,于11月下旬进抵湘桂边界。蒋介石调集国民党中央军、湘军、粤军、桂军共26个师近30万人,凭借着发源于广西海洋山的这段湘江天险布下了第四道封锁线,企图一劳永逸地将中央红军聚歼于湘江东岸。
从11月27日至12月1日,国民党军依仗其数量和装备上的优势,连续五天五夜疯狂进攻,将红军逼近绝境。为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渡江,红一、红三、红五军团分别在脚山铺、光华铺、新圩和湘桂边界与敌人展开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阻击战,从桂北的全州、兴安、灌阳之间撑起了一条生命通道。
红军分别从界首渡口、凤凰嘴渡口、大坪渡口、屏山渡口等地抢渡湘江。在界首渡口,当地群众帮助红军用小船和木板搭建浮桥,红军主力靠着这样的浮桥抢渡湘江。搭桥时木板不够用,红军借用当地群众家的门板时在门板上都编好号,归还门板时丝毫不差,充分体现了人民军队优良的纪律作风。
除界首渡口架设有浮桥外,红军大部都是涉水渡江,当年的湘江虽然河面不宽,但是时值冬季、水深齐腰,红军衣着单薄,江水寒冷刺骨,特别是滞后的红五、红八、红九军团从凤凰嘴渡口渡过湘江时,遭到了敌机的狂轰滥炸及桂军的疯狂追击,损失极为惨重。
战斗的紧迫和残酷,从两封电报中可见一斑。一封是危急关头,红一军团发给中革军委的电报:“军委须将湘江以东各军,星夜兼程过河……”另一封是以中央局、中革军委、总政治部的名义发给全军的:“我们不为胜利者,即为战败者……胜负关全局……望高举着红旗向着火线上去。”从这两封电报的紧急程度和表述可见,牺牲已到最后关头,生死存亡在此一举!
红军每走一步,都要付出血的代价。首长身先士卒,战士前赴后继。在新圩阻击战中,自师参谋长以下,团、营、连干部几乎全部伤亡;在光华铺阻击战场,一天之内团长和继任团长先后牺牲。尤其是两支后卫部队——红三军团六师十八团和红五军团三十四师成建制减员,几乎全军覆没。
按照中革军委“不惜一切代价,全力坚守三至四天”的命令,红三军团第五师师长李天佑、政委钟赤兵率领两个团和一个炮兵营共3900余人,与7个团共1.4万人的桂军在这里反复厮杀,伤亡惨重。敌人整营整连发起冲击,而红五师的战士们为了节省子弹,等敌人只有几十米远时才开火,子弹打光了,就用石头砸。
无论战局如何激烈险恶,红军将士始终表现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。在各大阻击战场上,接到中革军委“保证我野战军全部突过封锁线”的命令后,全军将士即使面临生死一线危急关头,仍然在“誓死保卫党中央”的铿锵誓言下,在“一切为了苏维埃新中国”的信念支撑下,最终以折损过半的代价渡过湘江,突破了国民党军精心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,在血与火中杀出了一条走向新生、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,为继续长征保留了一支能征善战、立场坚定的骨干力量,为中国革命留下了星火燎原的宝贵火种。
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,就永远不会熄灭。湘江北去,红军西行,而长征精神在这里扎下了根。
来源:中国方正出版社
编辑:陆凌凡 陈晓雷在线配资公司
发布于:北京市